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践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权威访谈丨加快教育强国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专访党组书记、教育部部长怀进鹏
2025年11月18日 16:41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1月18日电 题:加快教育强国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访党组书记、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新华社记者 王鹏 魏冠宇 教育是强国振兴的根本。经中共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统筹教育强国建设、科技强国建设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一系列新部署。 “十四五”时期教育事业取得了哪些成就?如何全面认识和落实教育改革发展大会的新进展、新要求。新华社记者采访了党组书记、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也经历了格局的变革。问题:您如何看待过去五年的教育成就以及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哪些基础?答:“十四五”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格局发生转变。日本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的教育体系,并不断致力于发展教育能力,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落到实处、高效落到实处。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大众教育,推动思想政治课与思想政治课合作,推进校内校外教育,科技教育与博雅教育有机衔接。已完成全员、全流程的全面培训体系。遵循“健康第一”的理念,每天为中小学生开展2小时的综合性体育活动。在一些地方,通常考虑课间间隔 15 分钟。同学们“身上流汗,眼里有光”的美好愿景正在逐步成为现实。其次,人们的教育水平意识不断提高。全国2895个地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246个区州获得国家优质均衡教育认证。超过 1200 万儿童将从今年秋季开学前一年免除托儿费的政策中受益。我们还实施县改进和发展行动计划,努力提供高质量的中等教育在农村地区和县。保障特殊群体教育权益,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全覆盖。三是科技教育和人力资源教育的支撑作用大大增强。高等教育为社会输送了5500万人,职业教育为现代工业输送了70%以上的新型技能高素质劳动力。我们将积极响应国外领域对人力资源的迫切需求和国家战略,不断推动创新型人力资源开发,推进与人力资源供需相适应的改革。近两年,场主比例调整幅度超过20%。四是吴建师资队伍取得积极进展。我们将加强在教育工作者精神引领上,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引导教育工作者践行共同价值观。继续加强和改善教师待遇和权利,落实对教师的支持和帮助,为中西部地区素质教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五是教育开放合作不断深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教育研究院在上海正式成立,为推动教育改革提供了国际合作新平台。积极推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搭建世界数字教育理事会、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理事会等平台。中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覆盖220个国家和地区。新PL教育改革和发展周年大会全面认识新安排、新要求。问:《建议》对“十五五”时期教育发展进行了高层设计和战略规划。如何全面认识全会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规定、新要求?答:会议通过了一系列内涵丰富、对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新协议。这些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对教育强国建设的高度重视。这些凸显了教育的政治性、群众性、战略性,为“十五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基础指导。必须深刻认识“十五五”时期在根本实现进程中的重要地位深刻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使命。 ——我们深刻认识到教育科技人力资源对支撑和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时期,夯实基础、全力以赴。我们要从教育本身发展的“小逻辑”走向服务现代化强国建设和人民全面发展的“大逻辑”。要把教育发展有机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定支撑现代化进程,推动实现由大到强的系统性跨越。 ——我深知,教育强国,归根结底就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目前,人口变化我国的离子和社会结构正在给教育带来新的挑战。要在建立科学预警体系,监测预警各级学校学龄人口变化的基础上,实现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层次高水平准备,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责任储备,积极满足社会公众对教育公平和质量的新期待。 ——我们深刻认识教育的初心使命是育人,为党和国家造福。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为谁培养人才,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教育强国建设的中心问题。我们的目标是培养有道德的人。我们要坚定履行基本职责,培养高素质人才新时代的一代又一代,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全面推动落实全会教育改革发展新规定。问:下一步,教育部将如何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谋划“十五五”期间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加快教育强国建设?答:“十五五”时期是我们继往开来、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时期。要全面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同国家教委精神结合起来,加强《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与教育强国三年行动计划的衔接教育立国,立德树人,发展人才。 “十五五”期间,我国将在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使命指引下,以科技自主创新和人力资源自主开发为重点,精心谋划一系列重大战略任务、重大政策举措和重大工程项目,坚定推进教育改革发展。一是认真推进品格培育和人力资源开发“一号工程”。优先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落实新时代思想政治课程计划,加强全员全面教育。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学科一体化改革深化中小学、适应新时代伟大变革的实践教育大课堂建设,实施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独立知识体系的重要工程。继续推动中小学生每天进行两小时综合锻炼,“让眼睛流汗、眼睛明亮”。二是加快优秀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构建适应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的合作办学机制,优化高等教育设计和结构,推动学科大学改革发展。深入研究专业与职业的协调优化,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战略领域。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产教融合,继续深化“新双高”改革,增加高素质人才队伍。实施集群发展规划,贡献区域发展,优化职业教育支撑产业发展的建设设计。三是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全面融合发展。深入实施核心领域和学科交叉推进计划,建设国家交叉学科中心,以重大科研任务引领人才培养和学科交叉融合,通过学科深度融合生成重要基础理论。继续加强高校和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不断支持他们进行原创性、破坏性科技创新。通过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和先进科研院所,汇聚多元力量,将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四是不断提高公共教育服务质量和水平。积极应对适龄人口变化,动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通过适龄人口向城镇净流入扩大教育资源供给,尝试建立市县一体化的基本教育管理体制。推动扩大和提高基础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高质量发展,促进幼儿教育普惠高质量发展,妥善管理特殊教育和职业教育,不断扩大免费教育范围,实施全县高中振兴计划。推动高等教育内涵丰富、规模扩大,扩大优质本科教育招生规模。我们注重弘扬教育精神,建设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全面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加强教育资源共享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优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第五,要继续推进教育改革和开放。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突出“超越五个标准”,持续推进学位申请实效化。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建立引导高考综合发展的考试评价体系学生德、智、体、艺、劳能力的发展。加快考虑中考改革,推动均衡分配、录取注册等多元化招生机制。树立“双一流”标准,启动新建设。提高培养和聚集全球人才的能力,加强教育科研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参与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和国际技术职业教育发展理事会等交流平台。
(编辑:胡锋)
2587455
一次权威采访践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丨加快教育强国建设 办好教育人民满意——专访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
159020
查看更多有关国家新闻的新闻
2025-11-18
51今日大瓜每日大赛,61今日爆料:揭开背后真相,谁是赢家?
51今日大瓜每日大赛,61今日爆料:揭开背后真相,谁是赢家?